秋冬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这一时期也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请广大师生关注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相关信息,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冬季常见流行病的预防知识:
比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
流感、流行性脑脊膜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中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的首位,下面我就学校常见的几种多发病与大家一起学习。
一、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赡,临床典型表现为突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本病常呈自限性,病程一般为3~4天。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前几年大家都知道的比较大的流行性感冒H7N9,H1N1等,都是甲型流感;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
预防措施: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病人家或宿舍串门。
(4)流行期间可以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
(5)流感灭活疫苗或病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作用。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本病潜伏期4-21天,平均18天。患者受感染后,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杭竞梅。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措施:
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综上归纳: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表现:
是发热,乏力,头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它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人士指导来进行,我们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那么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
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进行传播。病人在讲话、咳嗽、打喷嚏时可以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被我们易感者吸入,即可造成传染,甚至造成大面积流行。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随着秋冬季气温的变化,要随时注意增加衣服,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以免受凉生病。
4.教室、寝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消毒,使用过氧乙酸、84消毒液、食醋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
5.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6.尽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7.合理饮食,注意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8.如果已患了呼吸道传染病要及时进行治疗和隔离。
9.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如服用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等药物。
10.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11.呼吸道传染病都有相应的预防疫苗可供注射。
辽公网安备 21021102000791号 [辽ICP备2022011539号-1]